第四十五章:是否侥幸-《神手一脉》


    第(3/3)页

    圆月桂早有防备,使出“三潭印月”一式移花接木,刀波几经周折后又返回击中韦斯特腰眼。纵然他有宝甲护身,亦遭受重创翻飞。费了好大功夫,人才凭御风鞋在空中稳住。他低头检查,精神手镯“出师未捷身先碎”,再想运功,体内气血处处受阻,似乎受了不轻的内伤。

    “你的法宝挺好。不过,再好终归只是身外之物。”圆月桂表现怡然自得,“倘若自身实力不济,只会徒增笑话。万一弄巧成拙,还可能变作你进步的绊脚石。”

    此话深深地触动了韦斯特的心灵,他倍感羞愧,无地自容。“‘手枪师伯’,侄儿对不起你!”他为次使用便毁损的手镯惋惜不已!对方却连懊悔的权利都不给,便踏空紧逼:“三步九折!”

    三步之内,桂接连变换九种截然不同的招法,刀刀奇诡莫测,叫人无所适从。就韦斯特的真才实学,勉强可抵挡头两招,剩下的全靠宝物招架。等攻势停止,“朱砂手套”和“三音笛”双双破裂。

    一连毁去三件宝物,眼下小韦已两手空空,再无还手之力。圆月桂岂肯善罢甘休!他维持紧迫盯人态势,催动内力呈现白芒若炊烟,成型后犹如一具刀魂在背:“嫦娥!”身影动,桂飘飞,仿佛出尘绝的白衣仙人横刀凌空,穿身逾越——半空的黑人少年中招栽落。

    韦斯特深知,刀剑无情,至死方休,故未丧失斗志,又从半空抛出手里那截残破的笛子,放手一搏:“复形!”笛剑爆碎斑斑,形似万千芒刺飞射,尖锐的剑芒根根汇聚人间道的**黄光,威力甚大。圆月桂手舞刀花格挡,金属对击声频。

    桂的刀法奇快而决绝,常言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任他刀法再快犹有不慎——一支金针转瞬从其膻中穴穿胸而过,眼前随之一黑,桂也跟着坠落街道。

    此战以平手收场,双方均身负重伤,遭淘汰出局。年龄较小的韦斯特断了七根肋骨,若非宝甲护体,免不了命丧黄泉;修为较深的圆月桂短暂昏迷,事后休养了三天才复原。养伤时,他反复思索一个问题:那人的最后一击真是“侥幸”?

    实际上,韦斯特末尾的赌博式攻击是有训练经验和科学依据的,不是没头没脑的瞎打。原先教导小韦三音笛使用方法的肖恩,是位理论派武者。师叔指导韦斯特转换笛子形态的技术时,曾讲过一位著名心理学家的治疗经验:

    行为心理学家利希德,因重度烧伤入院。他最痛苦的时刻,就是护士帮他拆绷带时:护士总是迅撕开绷带,历时短但很痛。

    利希德的直觉是,应该撕慢点,但护士也振振有词:直觉告诉我,快点撕,你只痛1小时,慢点撕,你要痛2小时,会更难受。

    利希德出院后,潜心研究出“拆绷带”的最佳方式:先从最痛的脸部开始拆,逐渐下移到腿部,让痛楚有种逐渐减缓感,而且中途要留点时间,以便从痛楚中恢复。

    利希德表示,人们总认为自己的直觉是正确的,不愿用科学检验。但是,诚如西方哲学家斯宾塞所言:直觉如果和科学联姻,结果就会更好。

    肖恩嘱咐小韦多加训练,哪怕是孤注一掷式的搏命技巧都需要技术含量、科学思维:比如,何时出手,出手的角度,招法的形式,敌人的强点与弱点,这些皆要仰赖平日的苦思冥想,反复地勤奋苦练,方可在实战中挥克敌制胜的效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