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三教同修-《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第(2/3)页

    街上没有摊位,书籍在大雍属于贵重物品,丢了淋了都是损失,只能去店里买。

    李平安逛了两遭,选择了装饰朴素的文华楼,其他诸如状元楼、高升楼、金榜阁等等,雕梁画栋古朴风雅,书册价格少说要高三五成。

    走进书铺,发现店中布置颇为新奇。

    当中摆放的不是书架,而是一张张四方桌,差点以为进了酒楼。

    方桌坐满了书生,正捧着书默诵,遇到疑问困惑的句子、段落,则与相邻的人询问请教。

    低声细语,唯恐打扰其他人。

    书架则摆放在四面,紧贴着墙壁,让出最大的空间供人读书。

    李平安仔细观察,发现文华楼里的书生,同样穿长衫,却洗的发白甚至有补丁,显然家境不是很好。

    “这书铺与图书馆颇为相似。”

    循着墙边转了一圈,书架上多为儒墨法三家著作,以及少数佛道杂学。

    这方世界暂时没有罢黜百家的董仲舒,科考以儒墨法三科为主,也有算学、农学、黄老、医学等科目,整体来说选出的官吏更加全能,却也少了几分儒家的仁德。

    李平安仅限于认字,对佛道儒三教经典,一概不知。

    来到角落处的柜台,掌柜的是个白发老者,正与青年书生说话。

    “明允,当下无钱且先记着,日后手头宽裕了再来付钱。”

    “多谢卢掌柜。”

    书生躬身拜谢,取走柜台上打包好的几册书,见到身穿胥吏皂衣的李平安,眼中没有任何鄙夷,反而友好的微笑颔首。

    卢掌柜问道:“这位差爷,可是要买书?”

    李平安说道:“我想买几册佛道儒入门典籍,劳烦掌柜的推荐一二。”

    卢掌柜诧异道:“三教同修?”

    佛道儒三家经义有相通之处,更多的却是相斥矛盾,如道门主今生,佛家求来世,儒家则是治世之学,非大学问大毅力者不可同修,亦极少有人能走通。

    李平安摇头道:“可不敢说同修,只是从未读过书,不知适合学哪家,就先试着都读一读。”

    “原来如此。”

    卢掌柜吩咐伙计,从书架上取了九本书,薄厚不一。

    “这些书是三教入门典籍,通俗易懂,又蕴意深刻,读透了再向深学会轻松许多。”

    “多谢。”

    李平安付了银子,拎着书回家。

    平日里吃饭打拳睡觉,今天又多了件事,坐在院中诵读三教经义。

    “先从这卷《心经》开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