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章 滔天恨意-《汉大也》
            
            
            
                
    第(2/3)页
    大臣中只剩一个应高,何等凄惨,悲凉。
    刘濞心下惨然。
    “臣在”应高躬身道,让刘濞心中总算有了一丝安慰。
    “应大夫,田禄伯何在?”刘濞急声询问。
    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今时今日他才知田禄伯当日力劝他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可将安危系于中方不败一人之身,劝他尽快返回吴国是何等的老成持重之言。
    可惜他执迷不悟,未曾听从。
    “禀大王,太傅病倒,一直在病中”应高低声道。
    “......”刘濞又是愧疚又是担忧,仰天长叹道:“寡人悔不听太傅之言,以致被中方不败小人所误,为刘启小儿所欺。”
    “樊将军人呢?为何不见?”刘濞又是问道。
    覆国方知忠臣良将。
    樊将军当日劝他不可让中方不败所遣之人近身,如今看来,是何等的明智之言啊。
    刘濞再次仰天长叹:“寡人悔不听樊将军之言,以致被中方不败小人所误,为刘启小儿所欺。”
    “樊将军......自刎。”应高声音低了三分。
    刘濞大惊,有些失魂落魄。
    良久,他更咽道:“寡人......有愧樊将军,累其至死。”
    “大王勿忧,幸王御医所救及时,保下了一命。”应高低着头默默说道。
    刘濞转忧为喜,连连道:“幸赖天佑,幸赖天佑。”
    应高想说是王御医之功,若是天佑,岂会落到如今境地,但又止住了。此时实不宜再刺激吴王。
    “......其他人”刘濞犹豫片刻,咬牙道。
    应高没有回答,刘濞明白了,大难临头各自飞。
    “大王不必忧愤,诸大臣离散,未必就是坏事,若能逃回吴国去,亦可辅佐太子。”
    刘濞没有气愤,他这个国君都被擒了,覆巢之下无完卵,其他人又能如何?自寻出路也未尝不可。
    听到后面,刘濞苦笑,吴国眼下群龙无首,国君之位空悬,那些逃走的大臣若能尽心辅佐太子,帮助太子稳定国内,对他来说也是种安慰。
    那些人不肯跟着他这个国君共苦,希望能跟未来的吴国国君共苦吧。
    也不枉君臣一场,不负食他之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