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无法拒绝的理由-《大宋好时光》
            
            
            
                
    第(3/3)页
    庞籍笑了笑道:“老夫的提议,官家没有反对,却也不勉强,让你自己选。”
    “敢问庞相公,为何一定是小子?”
    “去了就知道。”
    “好吧…”
    杨浩顿时无语。
    庞籍悠悠道:“倘若你实在不想去,老夫也不勉强,不过将来千万莫要后悔。”
    “后悔?”
    “听闻西贼驱从大批被俘宋人,尤其是工匠,营建榷场房舍、道路。
    听闻你的叔父杨守业是个工匠,在定川寨一战中下落不明……”
    “庞公,不必多言,我去!”
    杨浩答应了!
    能让堂堂枢密副使如此苦口婆心,本就不好拒绝,杨浩其实已经做好“被迫前往”的准备。
    推辞之言,不过是讨价还价,多要些许让步和利益罢了!
    但庞籍搬出了杨守业,杨浩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虽说与其素未谋面,但有叔侄名分,在这年头是关乎孝道的大事。
    更重要的是为婶娘和杨雪着想,孤儿寡母着实不容易。
    婶娘杨田氏,就靠着一个生死不明的念头撑着,心里一直惦记着丈夫,杨浩已经好几次看到婶娘默默垂泪。
    杨雪每每看到旁的孩童有慈父疼爱时,也会流露出羡慕神情。
    无论自己这个兄长给她多少关心与宠爱,都无法替代“父爱”的重要性。
    当初也曾承诺过,会想办法寻访叔父下落,之所以给范仲淹、韩琦提那些建议,也正是出于这个目的。
    可惜前番西夏放回来的被俘兵卒中并无杨守业,空欢喜一场。
    根据枢密院的探查,李元昊阴奉阳违,显然没有放归所有人,仍旧有大量宋军兵卒工匠滞留西夏。
    叔父杨守业或许就在其中,说不定而今就在镇戎军建房修路。
    庞籍言下之意,让自己前去主持榷场贸易,并给予足够优惠便利,更是亲自寻访叔父下落的良机。
    杨浩,实在找不出拒绝的理由。
    不过,庞籍欲言又止,似乎有些见不得人的那些话,肯定不是什么好差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