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血光之灾-《神手一脉》
第(2/3)页
在孔子提出系统的仁学思想之前的春秋时代就出现了许多关于仁的思想记载。《诗经·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诗经·齐风·卢令》曰:“其人美且仁”,两处提到仁,且都和美字联系一起,显然在这里,仁是仪文美备的意思,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意义。
《尚书》有“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巧”就是多才多艺,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国语晋语一》:“爱亲之谓仁”,仁体现在父子关系上就是爱亲就是孝。
《国语晋语二》中申生拒绝逃亡说:“仁不怨君”“逃死而怨君不仁”。仁体现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上,就是保护小国,救助邻国。此外,仁还有其他含义。如《国语晋语二》说“利国之谓仁”。
可见,仁包含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他包括了各种具体的宗法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在当时他已经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孔子正是在此基础进一步提出仁的伦理道德意义。
净心起初听到乔治说出“克己复礼”的儒家学说,心灵为之欣喜,不论对方遵奉此伦理与否,都必定听过或读过其中的道理并且记住了,这对一位外地来的剑客来说,已经相当难得了。
净心怀着仁爱之心,坦言:“‘剑神之名’,对我并不重要。一场百米赛跑,不论输赢,一样能抵达终点,一切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我敢打赌,你肯定摸不透自己还剩多少时间。”乔治迈出步伐,飞身猛进,泥泞的路面飞烙出成排鞋印。忽见红光闪耀,一把血红之剑斜刺如风,凌空收手反斩,翻身横劈,三招一气呵成。
他的拿手路数尽在“心剑天斗”的感应区域内。净心从容避过前两招,哪里料到,居然在提剑防护对方劈斩那瞬间生意外——血剑竟莫名其妙穿透白刃划伤右臂?!是盲剑客临敌应变驾轻就熟,方保住一条臂膀,幸免于难。乔治招法中的变化来得太过突兀,净心一时难以破解,着急地屈膝蹬开。
盲剑客倒退落定,明显地感觉到,体内的血管正在持续爆裂,程度堪比烈性炸药!为保命,他紧急动用自身的金刚剑气相抗。两股力量碰撞,阴柔化刚烈,抵消排解,血爆才有所缓和。
“很惊讶吧,为什么我的剑能穿透钢刀?”乔治说出对方内心的疑惑,“其实原因很简单,你碰上了‘赤天使’:一把无法防御的神器。一旦被它击中,伤口表面瞧不出一点伤,厉害之处在于内部的血管会恒久爆裂,下场苦不堪言。
“就你的处境而言,只能躲了,你最好趁现在躲得越远越好——我心里也有个疑问。”他接着说,“你为何从不睁开双眼?并且,能在这种情况下与我抗衡。”
“竞争优势的形成,往往源自对手的薄弱环节,身为剑士,就要勇敢掐住对手的要害。你好奇且掐不住,是因为我用毅力消灭了这个‘盲区’……”净心道出眼盲之事,包括“心剑天斗”的奥妙也如实相告。这令乔治感到不可思议,内心肃然起敬!
“我握住剑,”血色骑士缓缓地踏步前进,“走在漫漫的剑道长途中,跟为数众多的敌人交过手,或强或弱,不尽相同。你应该不是最强的那一个,但准是最特别的——可以肯定,你的路不好走。”
“感谢你的评价。要说人生的崎岖道路、讲自己的成功史,每个人都有一部经典。我不像别的人喜欢与人讨论这些事,因为我的人生中没有崎岖的道路,对我而言,无论什么情况都是很好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