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藕断丝连-《神手一脉》
第(2/3)页
千手千眼观世音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随众生之机,相应五部五种法,而满足一切愿求。一般是四十臂,乘以二十五有,成一千之数。
大足宝顶千手观音第一手下伸、掌向上,名施无畏手,除一切众生怖畏;第二手为持日手,救眼暗无光者;第三手持月手,救患热病令清凉;第四手宝手,为众官位者;
第五手宝箭手,令善友早相遇;第六手净瓶手,为求生梵天者;第七手杨枝手,除种种病难;第八手白拂手,清扫一切恶障;第九手宝瓶手,为调和眷属;第十手盾牌手,辟一切恶兽;第十一手钺斧手,除一切王难;第十二手髑髅宝杖手,役使一切鬼神;第十三手数珠手,能得一切佛接引;
第十四手宝剑手,降伏一切鬼神;第十五手金刚杵手,摧伏一切怨敌……第三十八手宝经手,令博学多闻;第三十九手金刚轮手,直至成佛终不退转;第四十手蒲桃手,令稼谷丰收;再加麦穗手、羯磨轮手、宝矛手、宝锤手成四十八臂。
林妙善念诵佛咒:“嗡嘛呢叭咪吽!”观音大士应咒语行动,手上各执一种兵器,摇曳挥舞,犹如水下珊瑚般美妙。施术者的意念驱使莲台疾驰,仿佛本尊下凡,运用千般兵刃惩罚对手。
顷刻,千手观音掌握的刀剑所能达到的领域,莫不珠光宝气,就像开启宝库,囊括尘世珍品。千般奇珍异宝件件伤人,久久不能消散。受此牵连,花丛中百花出阁,天上喜鹊搭虹桥,欢庆颜色目不暇接。
看似剑非剑、花非花,万法千招虚实难辨,不动却坚持不离不弃,单独一人对付刀、枪、拂尘、伞、镜、净瓶、如意宝珠、日精摩尼宝珠、葡萄手、甘露手、白佛手、杨柳枝手等各式兵器,总共千种招法。
一旦法师接近,千手观音便如刺猬御敌;不动疏远,观音又似万剑朝宗……双拳尚且难敌四手,何况百臂千手岂能防?短期内,不动便落入下风,身上多处受伤。这与其说是交手,倒不如称作忍受。他以肉身之苦偿还陈年累月之情债,借观自在刀剑斩断纠葛不清之情丝……
预备的应对法术始于他伤痕累累之时:“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金刚怒目!”
佛眼睁开,一尊怒目金刚面世,挺身架臂,扎马半蹲,接下一概攻击。千手观音招法趋于缭乱而不失流畅,着重度,弱于威力,与金刚之躯相抗,好比藤条打在铁石上;金刚则空有强悍体魄,却只守不攻,如法相起者默默忍受。
正当双方相持不下,不动口诵佛语:“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菩萨慈眉!”话音一出,原本威势赫赫的金刚使者,顿时流露慈悲目光,摊开双臂喜迎众生,以菩萨面容示人。受此愿力救赎,断碎地鲜花活化复生,化作遍地莲华,化去对方的“无量法器”。
宇内空明后,一指佛光祭出,灌入林妙善额头——不动使地正是“佛度有缘”一式,引领挚爱之人重温过往……
林妙善的名字源自爹娘的宗教信仰:她一出生,爹爹便到寺庙烧香叩,祈求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将俗家名称赐予爱女,望菩萨保佑他的掌上明珠。
妙善之名关系到千手观音的来历,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传说古代兴林国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大公主叫妙金,二公主叫妙银,三公主叫妙善。妙善自幼出家修行,父王不允准她去,她便偷跑遁去。妙善所在的庙里有5oo个和尚和尼姑,妙庄王一气之下,一把火把焚烧了这庙院,5oo和尚和尼姑都被烧死在里面。
在庙内修行的妙善也被烧伤,幸被一只白虎驮走获救,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香山这个地方继续信佛修行,最终成了香山寺院的主持,坐化升天,终成正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