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苦门苦人-《神手一脉》


    第(2/3)页

    如今,他才真正展露锋芒。这是一种厚积薄地忍耐,也是踏上武者道路所必要的觉悟。

    一个钟头后,寒山寺的钟楼敲响了幕钟,更木银城也登上了顶峰。他盘腿而坐,寒风呼啸而过,人专心参悟“剑”所衍生的繁复变化,以求迈入更深一层领域……

    更木没忘,他幼年时,黄连擅长爬树,常教他们同门师兄弟爬高去砍树枝。弟子到最高处时,师父不置可否;等弟子下到屋檐那么高时,他才出示一张字帖,举高摇晃,示意旁边的师兄弟念出内容。帖子上面写着:要小心,别失足了。

    师兄弟们,有的一言不,专心思考;有的直追问:“为什么呢?”

    师父会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另一张字帖,上面写:人爬到最高点,枝危而目眩,自当有所防备,因此不必多言。而失误常常生于易处,因而就非说不可了。

    上山当念下山时,向上胆大气壮,向下谨小慎微:更木将此当作毕生教条,奉行终身。

    他且位居高处修身养性,身后却平添一男子,如是道:“施主,可还记得贫僧?”

    “不动法师,别来无恙。”更木未反顾,光凭声音就认出了来人的身份。

    “好耳力。”不动飘然飞起,转而落在更木身前,双手合十,道:“三年匆匆即过,今夜有幸在此重逢,当真有缘。”

    “我出于修行中收敛的考虑,特意隐藏了气息,你为何还能察觉得到?”更木怀疑自身能力不足,是否该加倍努力?

    不动的语气谦和:“施主的气常带特殊的‘苦味’,就像佛门的苦行僧。自三年前在贵国道场谈论武道,至今不能忘怀。故而,纵然施主藏得再深,贫僧也能感觉得到。”

    “从前与大师论武,令银城大有长进。今夜既然有缘再见,不如……”更木眼神若宝剑开锋,霎时双目凝光,“你我就地实战?”

    “不敢,不愿,不该,不会。”不动目光低垂,未敢直视好友。

    “哈哈。”更木银城冷笑了两声,又道:“不动,有句话压在我心底三年了,不吐不快——其实,你六根未净,对也不对?”

    “你从何而知?”不动凡心已动,不再称呼更木为“施主”。

    “你的眼里有‘情’,有‘仇’,有千丝万缕的‘羁绊’,清清楚楚,使我一目了然。身在寺庙,却心系红尘,那为何还披着袈裟?是故作虚伪?还是想逃避纠缠,恐有后顾之忧?”更木一语道破玄机。

    不动喉结颤动了一下,道:“你话中有话,不像仅凭眼光的判断。说实话吧,不枉你我相识一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