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剑师画梅-《神手一脉》


    第(2/3)页

    檐下剑师画梅,走廊一人循着梅花扑鼻香,行至威廉身旁,好似磁铁一般被他画里的梅花深深吸引住,不由得盛赞:“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先生好笔法!您纸面的那株红梅,已扎根在我心坎。”

    “在您看来,这‘梅’是真?还是假?”威廉功成收笔,又问:“真,为什么‘真’?假,又为什么‘假’?”

    一脉端详画中红梅,仿佛在随风摇曳,略微低垂的花瓣就像即将飘落,叫人心驰神往,恨不得伸手接住。半晌,他回答:“真。真于‘意’,它深入人心;真于‘形’,它生生不息;真于‘微’,它残而不败。”

    威廉朝梅花上吹了口气,画上平添几分生机:“先生对细节的观察力相当敏锐,看得透彻。可我想请教一事,关于‘残而不败’这点,您是如何认识到的?”

    “你的花有‘瑕疵’。所谓‘真’,往往隐藏在‘瑕疵’里头。”一脉睹物思人,道:“以前,我跟随旅行团去过一个异国小岛。岛上路旁高悬的吊篮内,鲜花盛开,非常别致。我觉得那些花太过艳丽,就说:‘如果是假花,就没意思了。’

    “大家也议论纷纷,有人还想跳起来摸摸看,确认真伪。当时一位老人言:‘这是真花。’他的语气出奇坚定,一锤定音。所有人皆感到诧异,问他:‘您怎么能肯定?’老人慢悠悠地回答:‘你看,有些花的边缘已有衰败的痕迹。真的东西都是有瑕疵的。’

    “事后,我深入思考,体会到,此乃人生真谛——‘缺憾’真实的存在着,而又不失‘完美’。”

    “感谢您指出的‘瑕疵’,它于我可谓重中之重,称之为‘灵魂的证据’也不为过……”威廉放下画作,身子一倾,用手细心挖开地面的泥土,好生将画埋入地下并铺盖。事了,他起立同一脉讲道:“先生的话令威廉不再感到‘缺憾’。”

    “你叫威廉?”一脉左手握住对方沾满泥土的手掌,笑道:“我叫一脉,幸会。”

    “幸会。”威廉感到手心传来一股暖意。

    两个原本素昧平生的男士在梅树下碰面,彼此却意外的契合。他们在此谈了一个上午的梅花,方告别回屋。

    一束春水东流,两岸青山横列入云。

    查尔斯心血来潮,只身离开武冢,于郊外游山玩水。前些时候的春雨酥润,见烟外绿杨,倦起愁对春伤。残烛化,晓风凉,归雁过处,留声怅。

    查尔斯身心仿佛完全融入这初春的清晨,情不自禁地抚摸那被悄悄唤醒地枝芽,听微风,耳畔响,叹流水兮落花伤,谁在烟云处轻声唱?

    查尔斯循着来自心灵地歌声,时而凌波踏溪,时而走壁飞岩。一刻钟后,他落脚在一座僻静的野村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