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仁义之君-《神手一脉》
第(2/3)页
悬壶济世以外,他还广交穷苦百姓,每每仗义疏财帮助生活上遇到困难之人。若自己手头较紧,他就找以往看病的富户周转,也没人再跟他讨要过。借款的破落户经常无力偿还,他“借出去”的钱几乎全打了水漂,可换回的却是千金难买的情义。
最需要钱的人,信用风险都大,因此得不到援助;富裕家庭信用记录最好,反而能很快借到资金,不过他们通常不差钱。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人们的资源有限,不可能帮助所有人,所以人们对友情也有“信贷风险评估”,希望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结果就是:越需要帮助的穷人,越难获得友谊;而达官贵人的身边,围满了酒肉朋友。
世道如此,叶农却能凭借他卓越的情商、高明的人际手腕,妥善的解决这一矛盾症结,从而建立良好的口碑,声名远播。
听闻了多项关于叶农的事迹,天子还不禁要问:“紧那罗,朕瞧你还有点小聪明,可你当初屡次向叶农求官,他为何就没给你安排过一官半职?”
“回禀陛下,那个伪君子勉强说,是曾给过奴家职位的,不过全是零差索事,很是气人!”紧那罗的话声尖细、动作扭捏作态,就像个女子。
“说予朕听。”
“奴家别的一般,对音乐方面倒是有些天赋。那个伪君子看中奴家这项才能,就安排奴家到摩呼罗迦的礼乐馆任职。
“在馆内,那些愚蠢的指挥家成日提着十来斤的铁棒,按节奏敲击地面,还得上两节臂力课。奴家向老师提出:‘拿着铁棒太累,根本无法全神贯注的指挥。’谁知那蠢驴竟说:‘铁棒是神圣的指挥工具,练好臂力很重要。’还警告我说,‘曾经有指挥家体力不支,一下给铁棒砸到了脚背,因感染送了命!’
“奴家觉得甚是可笑,就存心偷懒不上臂力课。若要出场指挥时,就只是手执一根小木棍,配上轻盈优美的动作,照样赢得满堂喝彩。
“后来,奴家这种‘偷懒’的指挥方式,升华为风靡万众的经典。叶农也将奴家提升为礼乐馆馆长,可这并非奴家想要的。奴家想当官,堂堂正正的官!于是……于是,就有了之后的盗玺之事……”
“为人得体,用人得当,慧眼识才,深具领袖群伦的魅力——这颗‘绊脚石’须设法铲除。”迦楼罗断言,“假如不尽早除掉,将来恐成主公的心腹大患!”
“慧眼看才能,俗眼看性格。”天子还言道,“他还有所欠缺,‘没认清紧那罗的本性,害得玉玺被盗’,就是最佳例证。”
“什么本性嘛…”紧那罗嘟嘟囔囔的,有十分不满,又敢怒不敢言。瞧他这德行,侍卫们莫不呲之以鼻。
“陛下……”迦楼罗又道,“这种人恰恰是最厉害的对手啊。何为仁义?海纳百川,纵然藏污纳垢,照样不改宽容作风,便为仁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