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据说就连县委宋书记都亲自劝过对方,奈何对方心意已决,非要辞职不可。 那家面馆名字叫唐氏抻面,这个科级干部祖籍是烟台福山人,鲁菜之乡,家传的一手福山大面的手艺,建国之前家里人就开过几代人的面馆,称得上远近为名。 建国后虽然面馆开不成了,但手艺传了下来。 这家面馆仅仅开了大半年,便再一次的轰动全县。那位辞职下海的唐姓科长成为了他们密州县第三位万元户,被县里专门在县招待所的大礼堂开了表彰大会进行表彰。 万元户。 在这个年代是一个无比让人羡慕,眼馋的名字,但说实话,在他们北方,尤其还是政治风气顽固保守的鲁东,虽然都眼馋别人下海赚了钱,但真的敢跟着学,自己也辞职当个体户的,还真是寥寥无几,虽然这些贫穷惯了的人,对于财富实际上有着无比的渴望。 “这个……” 俞铮听了之后笑了笑,他觉得没有必要给自己好友纠正八四年下海潮跟他所理解的下海潮的区别。 虽然八四年下海的有一些的确像是李国政理解的,比如说他们密州县的唐姓科长这样的人,但绝大多数,其实还是倒爷居多。 不过是一些借着经济双轨制,各类资源短缺的东风,利用手里的关系,搞来各种批条,来挖社会主义墙角的一群人。 这年代官倒成风。 这些人里面。 二代居多。 不过这就是时代大势,滚滚向前,以前的所有美好,即将不复存在。 任何想要阻挡的,都会被碾成碎片。 这些不谈,但刚才李国政提到的去市区里人流量多的地方摆摊的说法倒的确是可行。 说起来也奇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都知道哪怕是在外面摆摊卖个茶叶蛋都能赚比工厂里还多的多的钱。 俗话说的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但一群人就是一边眼红,一边嫉妒,但就是没人去跟着干。 第(3/3)页